一項歷經27年、覆蓋世界范圍195個國家和地區的大規模飲食群研究結果顯示,中國人食鹽攝入量較高。《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顯示,81.6%的居民食鹽消耗量超過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的攝入量(每天6 g)。
有不少朋友問我:“既然鹽這么不好,沒少給身體惹禍,更是導致高血壓最直接的罪魁禍首,不吃不就行了,或者不賣鹽了豈不更干脆?”當然也有朋友和我說:“我都不敢回家吃飯了,我老爸老媽為了身體健康,炒菜幾乎不放鹽,那菜真是沒法吃,感覺快‘生無可戀’了!”首先,就頂著“中國人需要減鹽”的壓力,我先說說為什么營養學上從不提倡戒鹽。
咱老板姓日常所說的開門7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中,鹽應該算是維持生命活動最基本的必需品,它的主要作用有4個。
1. 鹽中的鈉離子可以調節人體內水分均衡的分布,維持細胞內外的滲透壓,讓各組織細胞在正常的環境下有序工作。
2. 鹽中的氯離子會參與胃酸的形成,促進消化液分泌,能增進食欲。
3. 鹽還能調節胃蛋白酶作用所必需的酸堿值,維持機體內酸堿度的平衡和體液的正常循環。
4. 鹽中的鈉離子和氯離子對于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興奮性方面也有作用。
因此,人如果完全不吃鹽,或者過度地限制食鹽攝入,會造成體內的含鈉量低,輕者出現食欲缺乏,四肢無力,暈眩等現象,嚴重時還會出現厭食、惡心、嘔吐、心率加速,脈搏細弱、肌肉痙攣、視物模糊、反射減弱等癥狀。生病的時候,很多情況都需要輸生理鹽水(0.9%氯化鈉溶液),它并非直接治病的藥,而是靠它來助力身體的組織細胞盡快恢復。
從美食的角度,尤其在咱中華美食所講求的“苦、辣、酸、咸、甜”,鹽所帶來的咸味是調和其他味道的關鍵,有“百味之祖”的稱號。在很多美食家的餐桌上,鹽其實是看不見的秘密武器。炒菜不放鹽,即使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蠟。宋朝大文學家蘇軾的詩句“豈是聞韶解忘味,爾來三月食無鹽”形容的就是無鹽寡淡的感覺。總之一句話,鹽不僅是重要的調味品,也是維持人體正常生長發育不可或缺的物質。這是咱們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的食“鹽”的初心,不能因為擔心“鹽多必失”而戒鹽。
不提倡完全戒鹽,并不等同于不需要提高警惕來為健康限鹽,特別是高血壓患者。《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健康成年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6 g,高血壓患者每天食鹽的攝入量<3 g,1歲以內的嬰幼兒要盡量避免含鹽量或調味品多的食物。
要想健康吃鹽,不能僅靠炒菜不放鹽,下面的4個建議有助于日常健康限鹽。
1. 留意隱形鹽:醬油、雞精、味精等調料、海產品、醬肉、熏肉、醬菜、香腸、火腿等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含有很多的隱形鹽,要盡量少吃或不吃。
2. 盡量選擇應季新鮮的食物來烹飪:食材越新鮮,越不需要調味,僅依靠食材本身的味道就很鮮美了。
3. 用天然調味品:醬油、味精、雞精等,會增加鹽的攝入量,建議用黑胡椒、姜黃粉、九層塔、羅勒、迷迭香等這些天然的草本香料來調味,不僅能彌補因少放鹽帶來的口味單調,還能讓做出來的菜更加健康!
4. 減少外出就餐的次數:飲食營養,永遠講求的是一種平衡,而非極端。糖如此,鹽如此,所有的營養素亦如此。要健康和美味兼故,并付儲行動需要智慧和相關營養知識